位在朗伊爾城的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是一座由挪威政府所建造的非營利儲藏庫,利用斯瓦爾巴群島永久凍土的特性,保存全世界的植物與農作物種子,以防止因為戰爭、疾病、自然災害等造成植物種子的遺失,進而造成人類的糧食缺乏,因此又被稱為末日種子庫或末日地窖。種子庫永久保持在 -18℃,內部的種子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可以保存 10 個世紀。截至 2025 年 5 月底止,種子庫保存了來自全世界 129 個單位、6,378 個物種、共 135 萬個種子樣本。台灣也分別在 2009 年、2020 年、2024 年送過水稻、小米、蔬菜、雜糧等種子到種子庫保存。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
所屬國家:挪威
地點:Longyearbyen 朗伊爾城,挪威斯瓦爾巴群島
啟用時間:2008 年
興建目的:作為備用儲存庫,確保關鍵作物和植物的種子免受自然災害和衝突等潛在性災難的影響。
選址原因:種子庫建於斯瓦爾巴群島永久凍土區的砂岩山內部 120 公尺處,約海拔 130 公尺。該地區發生地震的機率低,且建築物的設計可以承受芮氏規模 10.0 的地震,加上周圍長年覆蓋永久凍土,即使島內冰帽融化,種子庫仍能保持設備與建築物的乾燥。由於斯瓦爾巴群島產煤礦,能夠為種子庫製冷機提供動力來源,進一步將種子冷卻到 -18℃ 的最佳溫度,降低種子的代謝活動進而延緩其老化。即使製冷機故障停止運轉,種子庫周圍的永久凍土也可協助保持其溫度維持在 -8℃ 左右,並需要經過數週時間才能將溫度回升至 -3℃,預估需要兩個世紀回升至 0℃。根據可行性評估,種子庫內的種子可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保存 10 個世紀。
種子保存方法:種子密封於三層鋁箔包裝中,並放入箱子內儲存,箱子可能因各國設計而有所不同。
種子庫大小:世界最大種子庫,擁有三個種子室,每個種子室可存放 150 萬份種子,總共可儲存 450 萬份種子。截至 2025 年 5 月底止,種子庫啟用兩個種子室,保存了來自全世界 129 個單位、6,378 個物種、共 135 萬個種子樣本。
種子庫開放時間:每年開放三次,讓世界各國可以將種子存放至種子庫內。平時為無人管理狀態,且不對外開放參觀。

(source: seedvaultvirtualtour.com)。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就位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唯一的機場 Svalbard lufthavn, Longyear 斯瓦爾巴機場 (LYR) 的旁邊,當飛機抵達機場跑道時,從機上往外看就可以看到,這也讓種子能在一下飛機後能以最快的速度運送至種子庫內。

為了讓種子庫保持在最佳保存狀態,種子庫平常是沒有人員管理、也沒有對外開放參觀的。但為了一睹這座農業界的諾亞方舟,我們報名了由旅行社 Snowfox Travel 所帶領的行程 Evening hike – The summit of the Global Seed Vault 夜間徒步 – 全球種子庫頂峰,行程是晚上七點開始,活動時間約 3.5 小時。
四月初的斯瓦爾巴群島已經進入永晝 (極晝) 時間,晚上七點仍舊像白天一樣明亮。嚮導依約來旅館接我們,斯瓦爾巴群島的活動有一個非常方便的地方,就是旅行社會來旅館接人,即使住在民宿,也可以到遊客中心集合,不用自己想辦法到活動地點 (除了我們搭乘的 M/S Freya 探險船是要自己去碼頭集合的)。接了其他團員之後,嚮導將車開往了距離機場不遠處的城鎮邊緣,並開始沿著車道將車開上山。這時候的我其實一個矇,雖然種子庫位在海拔 130 公尺的山坡上,但我一直以為是要走路上山,並不知道嚮導直接把我們載到了種子庫的門口。


種子庫由挪威建築師 Peter W. Söderman 彼得·W·索德曼所設計,建築外觀是厚達一公尺的混泥土長型結構,深入周圍的砂岩山永久凍土內部,並被厚厚的白雪所覆蓋著。灰色的簡約現代設計,類似一個當地藝術博物館的入口 (有點像我們去挪威奧斯陸近郊的 Kistefos Museum 基斯特福斯博物館入口),側面牆上掛著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字樣。

種子庫正面最底下是大門,大門深鎖無法進入。大門上方則是由挪威藝術家 Dyveke Sanne 戴維·桑恩所設計的發光裝置藝術《Perpetual Repercussion 永恆的反射》,透過反射不銹鋼、鏡子以及切割成大小不一三角形的稜鏡,來展現北極光般的質感。這個設計在夏天的時候會反射午夜陽光,冬天的時候則會藉由 200 根光纖電纜發出綠松色和白色的光線,如同寶石般的裝置,以視覺方式展現了種子庫的使命,是一個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美麗作品。

我們參觀的時間是四月初的晚上八點,即將永晝的陽光將《Perpetual Repercussion 永恆的反射》如同切割寶石的設計照耀的顯眼奪目。藝術作品為種子庫的存在強調了一個事實:人類的生存不僅僅是實用性,人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美麗的奇蹟。



我們爬上種子庫旁的山坡,從較高的角度俯瞰種子庫與前方的 Adventfjorden 冒險峽灣。灰色的種子庫、藍色的海水、還有峽灣對面的白色雪山,現代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卻也反映了人類在大自然中的渺小與努力生存的強大韌性。


雖然種子庫沒有開放參觀,但可以透過 seedvaultvirtualtour.com 的虛擬旅遊來看看內部的狀況。現在就讓我來帶領大家參觀一下,一起來找找台灣存放的種子吧!


















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不僅僅是一個儲存設施,更是全球合作和共享人類遺產的象征。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被稱為末日金庫,反映了它在全球災難場景中的關鍵作用。這座冰凍的伊甸園在 2015 年至 2019 年期間,敘利亞因為戰爭而向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提取之前存放在其中的種子,以緩解當地生態遭受嚴重破壞的問題,這讓種子庫發揮了其最重要的功能:保存植物種子,並在關鍵時刻取出,用以解決人類在地球生存的最基本糧食問題。

至於我們今天的活動則還未結束,還記得前面說過嚮導直接載我們上山到種子庫旁讓我有些錯愕嗎?因為活動名稱中的 evening hike 夜間徒步沒有發生啊!到底怎麼回事呢?請待下一篇文章來揭曉囉!

無留言